巴氏杀菌机的发展历程
早在1935年,赞得汉森就开始制造隧道式巴氏杀菌机。
由于赞德汉森在数十年来不断开发出新的杀菌技术的结果。既满足外部市场的需求,又重视自身机型的研制,这样就促进了赞德汉森杀菌机的发展,当今的巴氏杀菌机就像是一次飞跃,下面就是这几个发展步骤:
1989年:第一台通过一台个人电脑运行的实时巴氏杀菌单位控制。
1994年:集中热交换器供给系统---单个热交换器概念。
1997年:底槽式巴氏杀菌机---新一代赞德汉森的隧道式巴氏杀菌机。
1996年下半年,第一台底槽式杀菌机开始组装(正式投入运行是在1997年的6月)。它开创了巴氏杀菌机的全新结构,将区域水量减少到最低点,所配备的缓冲系统优化了冷能和热能的配置,并且不使用任何阀件。
底槽式杀菌机的原理体现出了单个热交换器概念,并使集中热交换器供给系统得到充分的利用。这种设计是基于通用于模块式结构,采用标准的制造方法,也可以对个别的区域进行调整,这种既规范又灵活的特性不仅对赞德汉森,而且对用户都是大为有益的,缩短了制造、交货和安装的时间。
底槽式巴氏杀菌机是集中热交换供给系统的主体机型,并可以充分显示出巴氏杀菌单位控制的优异性能---所有的理论指标在这里均已达到。只有在没有其他可能性的情况下,才使用溢流系统中的净水,这样,与传统的巴氏杀菌机相比较,就可以减少35%~40%的用水量。底槽式巴氏杀菌机使用一条自动过滤带取代了传统的手动双筛,这既加强了机器的强度,又简化了机器的结构。